JUJUMAO宽带宝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0

[转帖] 马云谈乡村教育:推动寄宿制 邀企业家做校舍校车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 2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科技讯 1月21日午间消息,“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年度颁奖典礼”今日在海南三亚举办,马云等出席将为100位2017年度获奖教师现场颁奖。21日午间,“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试点沟通会暨企业家午餐会召开。马云呼吁企业家们,从推动贫困地区学校寄宿制发展、修建校舍、购买校车等形式上参与农村教育发展,回报自己家乡。马云公益基金会负责标准制定、监督及落实。

  午餐会上马云称,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到中国来,要求中国企业家参与裸捐,但是他表示反对。中国企业家二十八岁、三十八岁时最大的价值是把钱用在刀口上,把钱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第一要素。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别裸捐,因为今天要把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知识、把我们的能力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为什么要做农村教育发展?马云表示,第一是因为他是老师出身,曾经想过如果能成事,要把很多精力返回给学校,所以锁定农村教育,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孩子教育的提升。马云表示,只有乡村教育强了,教育才真正强,只有农民发生变化了,农村发生变化了,中国才真正发生变化。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多好,不是在于你这个国家有多少牛逼的大学,牛逼的中学,而在于最差的学校到底有多差。最差的学校改变了,这个国家才会有机会改变起来。

  第二点,马云称过去的三年,把所有精力在乡村教师,从去年开始,选择优秀的校长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甚至把他们送到美国去三个星期,看看美国教育的发展,回去会影响无数的老师、无数的学生。

  第三点是启动乡村师范生计划。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农村,有些师范生想当老师,但找不到好的学校,到农村又实在太穷,马云公益基金会支持师范生去农村教书,五年内出钱补贴。

  马云表示,建议再度推起并校机制,中国必须大力推动寄宿制。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加上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现在乡镇道路基本畅通,马云呼吁,希望大家共同来推进中国的拆校并校机制,往乡镇靠拢,在一百人以下的学校,原则上都给并掉。他表示,并校机制对中国农村的进步会很大。

  最后,马云呼吁企业家们参与在各自家乡的农村教育活动,回报家乡:一是建校舍,马云公益基金会会制定相应的校舍标准;二是校车计划,周末送回家,礼拜一送回学校,每个学校可能就两三辆车,很多问题就解决掉了。所以把校车做好,把宿舍做好,系统培养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照顾,这些人有一两千块钱,两三千块钱,帮助孩子做一些生活自理。

  马云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乡村教育。2015年,马云公益基金会发起“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为100名乡村教师提供总金额为1000万元的奖金资助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支持。此后,马云公益基金会又先后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分别计划在10年内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以及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选拔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雪晖)

  以下为午餐会上对话实录:

  马云:谢谢大家,首先感谢所有朋友们,每年是腊月初八,我们在三亚有一个乡村教师颁奖晚会,今年不在腊月初八,因为今年2月24号,我以前答应要去达沃斯参加年会,所以往前面推了两天,原则上每年腊月初八,我们一定会在三亚,以后哪怕是再大的会议冲突了,我们还是腊月初八。

  很多朋友本来都定好腊月初八,但是因为提前了两天,所以把日程改掉,有的还过不了,所以我在这儿表示感谢。当然这不是一个鸿门宴,我们每年到这儿来,不是要大家捐钱,大家来参加支持乡村教师的发展,支持中国在贫困地区很多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最大的支持。

  因为我知道所有这儿的企业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媒体朋友也好,一年都特别忙,我们最难的不是钱,我们最难挤出来的是时间。而且最怕的是挤出来时间,参加一些意义不是太大的事情。

  今年已经是第三年,有些人已经来过三次了,有些是今年第一次来,我想在这儿希望每一天的价值,每一次这里的价值,都能带来真正的价值。毫无疑问你们的到来,真正带来价值的是中国300多万乡村教师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几千万儿童。

  我自己这么觉得,做公益,前几年有一次全部裸捐的思想,当时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到中国来,要求中国企业家参与裸捐,我吃饭之前跟他们有一个座谈,我跟巴菲特讲,我说我是反对裸捐的,你今年几岁,他说八十几岁,我说你二十八岁、三十八岁的时候为什么不裸捐,你二十八岁、三十八岁,我们企业家最大的价值,是把钱用在刀口上,把钱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第一要素。我到八十岁,我也裸捐,但是今天我们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别裸捐,因为我们今天要把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知识、把我们的能力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后来盖茨,特别是巴菲特高度认同,那天聊完会,吃完饭,他就没要求我裸捐,我们希望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做公益跟做慈善不一样,慈善给予,公益在于参与,每个人每年能够有一点时间,哪怕听一听,哪怕转发一个微博,哪怕就是点个赞,都是最大的公益。这次特别感动,很多人花三天时间到这里来,参与整个乡村教师活动,我特别感谢。

  为什么要做农村教育发展,第一我有私心,我是老师出身,培养了我四年大学教育是学师范的,最早16.5元每个月的补贴,我大学毕业之后当了六年老师。我离开学校去做创业的时候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成事,我把很多精力返回给学校,但是中国教育之复杂,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干的,我们做任何事情,做我们能做,应该做,必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锁定的是农村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中国绝大部分农村今天在不断发生好的地方,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十年,我自己觉得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让几亿人脱贫,这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觉得不能让孩子们失去未来竞争的能力,精准扶贫首先要从教育、医疗进去,因为教育不好,这些年纪大的,四五十岁的人,你要改变他也很难,但是七八岁的孩子,第一天在教育知识上不公平,那就永远没有机会。

  我锁定了农村乡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孩子这些教育的提升。

  我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1992年我有一次到浙江临安昌化的地方,早上五点多一点,我要赶车,坐在长途车上,前面车突然停下来,一个小女孩,六七岁的样子,这么高,手上拎了一个饭盒,背着一个书报,那被狼拖去都有可能,那件事情1992年到现在了,在中国依然在发生,不是中国不努力,不是社会不协力,而是有些地方达不到。

  我们这些人也许可以做一点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只有乡村教育强了,教育才真正强,只有农民发生变化了,农村发生变化了,中国才真正发生变化。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多好,不是在于你这个国家有多少牛逼的大学,牛逼的中学,而在于我们最差的学校到底有多差。最差的学校改变了,这个国家才会有机会改变起来。

  我们过去的三年,把所有精力在乡村教师,解决几千万儿童的关键点,我们没办法帮助一个学生、两个学生,只有帮助老师,一个老师一辈子至少影响两百个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老师,老师就会影响很多学生,我们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帮助了老师,中国原来有近四百万农村教师,但是后来只有330万,很多老师在农村坚持不下去,离开了,离开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什么,校长不靠谱,很多校长没受过专业训练,他从来不知道该怎么当校长,当了十年老师以后,人家说你经验比较丰富,你当校长,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财务、管理、领导力,结果很多老师离开是因为不喜欢那个校长。

  我们决定把精力再度加入到校长培训,我们去年开始,对校长,选择优秀的校长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给他们钱,甚至我们把他们送到美国去,三个星期,让他们看看美国教育的发展,这些校长可能都没有出过国,到这里来的一百多个乡村教师,他们都没有坐过飞机,没有见过明星,企业家们,他们怎么影响孩子,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

  我们对老师培训以后,还对校长培训,我们安排他们去联合国大厦,在联合国安理会桌子上面,中国的席位上,那一拍照片,一讲,回去以后,至少兴奋一两年,带动更多的校长。今天晚上这些老师们,能够跟在座的企业家、明星们合个影,参加晚会,回去会影响无数的老师、无数的学生。

  第三个,我们又开始启动了乡村师范生,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农村,有些师范生,他想当老师,他找不到好的学校,到农村又实在太穷,我们马云公益基金会支持五年内,你到农村去教书,这五年内的钱我们补贴,如果他不行,五年以后回来,他爱干嘛就干嘛,只要承诺五年。

  今天跟大家吃饭,要讨论的,前面这几件事情,大家能参加,大家给那些老师点个赞,大家给那些老师们和校长们关注一下。今天这件事情,跟大家探讨,我今天有目的来的,今天我们要推动一件事情,我是想在今天的三亚,在座所有人的见证,中国农村教育,我们跑了很多以后,发现一个大问题,特别贫困的孩子们,特别贫困的地区,那些孩子们,我们以前建了很多希望小学,现在很多小学全空在那儿,没有学生,没有老师,很多学校是只有十几个学生,然后两个老师,很多是夫妻,要教五六个年级,那样老师也不愿意去,学生也教不好,学校条件越来越差。

  这次会议想推动一个进程,就是再度推起并校机制,很多孩子,我们第一页上的PPT,乡村学校现在从51万所学校并成23万所学校,农村小学生平均上学距离为5.4公里,这是教育部的数据,你看在下面一页,很多学生上课,坐船去,包括爬山涉水,包括头上全是伤的孩子,我自己这么觉得,这些孩子根本就不应该走读制,就应该是寄宿制,中国必须大力推动寄宿制。

  我喜欢那部电影《阿甘正传》,妈妈早上带着孩子,坐着校车,送到学校,如果我们能够并校,把很多学校,一百人以下的学校是办不好的,从我的经验来讲,一百人以下的学校,老师也不愿意去,学生也学不好,全乱套了。如果并校的一个重要机制,必须要有寄宿制,住在学校里。

  现在很多孩子,来了四公里,回去四公里,回到家以后,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城市里打工,爷爷奶奶也不知道怎么教他,他们课后的作业、生活全乱套了。所以我们如何改变这个状况,原来政府做并校不成功,原来路途实在太复杂,现在高速公路基本上都通。我的想法,用校车礼拜五全部送回家,礼拜一早上由每个村口,用车一拉,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全部送到学校里面,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因为有三百个学生,老师就愿意去,我们把寄宿弄好,晚上晚自修弄好,早上早自修弄好,农村的留守妇女也很多,把她们训练起来,学 怎么照顾孩子的生活,这整套寄宿学校的机制,在欧美是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应该带进来,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中国706个贫困县,特级国家级贫困县,特别穷的地方,让孩子们不要在路上,我们今天就一个学校没有用。

  我希望大家共同来推进中国的拆校并校机制,大家往乡镇靠拢,我们一个学校再远,二十分钟的车程够了,大家都往乡镇去,很多爷爷奶奶跟着去,很多时候爷爷奶奶不肯出来,农村越来越穷,并校机制对中国农村的进步会很大,在一百人以下的学校,原则上都给它并掉。

  另外一个,我们在座的企业家能够做什么事情,今天因为很多人来找我,要捐马云公益基金会的钱,做公益的钱永远不够,我确实有足够的钱来做这件事情,但是大家的参与感,每个人的心,希望为农村做一点事情,为孩子们做一点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欢迎大家参与并校,欢迎建校舍,这个学校的宿舍,一会儿有一个片子给大家看看,现在的寄宿条件是什么样的,看了也会昏倒,这是整个系统建设,我们鼓励大家为家乡服务,原则上所有参加的企业家们,你是福建人,就做广东,你是广东人就做广东,你是安徽人,就做安徽,每个省都有贫困的地方。

  在当地,我们欢迎建宿舍,宿舍的标准,马云公益基金会会把标准拿出来,怎么生活,怎么住宿,全部包括。

  第二个,我们会做校车计划,宿舍可以以你们公司的名字命名,车也是一样,中国高速公路上面,也要有我们自己的校车,人家设计黄色的车,我们可以设计很漂亮,现在买一辆车几十万,二三十万买一个车,让孩子们能够接送到学校里面,还能够培养一个到两个司机,每个学校可能就两三辆车,我们很多问题就解决掉了,所以把校车做好,把宿舍做好,我们会系统培养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照顾,这些人有一两千块钱,两三千块钱,帮助孩子做一些生活自理。

  同时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大家集中在一起,周末送回家,礼拜一送回学校,我们想今天主要来推动的事情,推动两件事情,并校,第二件事情,对现在并校要考虑建宿舍,并且是整个体系,马云公益基金会,这次我会做几个模板,而且现在刘晓松,我们去年讨论之后,动作非常快,他在贵州已经做了两个试点,一会儿他会给大家一个汇报。

  所以并校,建宿舍,捐助汽车,就锁定在你们家乡,你要想你们家乡没了,跨省,我们帮你解决,马云公益基金会只做这几件事情,标准、监督,我们不要你钱给我,太复杂了,你们就自己做自己的,你对安徽感兴趣,我们支持安徽,我们回到自己家乡,回报自己家乡,不需要跨省,如果要跨省,找我们,我们来协调,我们负责标准制定、监督、落实,然后每年的汇报。

  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先看这个片子,现在的寄宿状况,但是这已经解决很多问题了。

  于秀红:大家从刚才的视频上有没有感触到视频里孩子脸上的笑很多,刚开始寄宿制是纪录片,有一些镜头是偷着去拍的,但是可以看到孩子脸上的无聊和麻木,现在想让大家看一张照片,这个学校是在改之前和改之后的对比,寄宿制学校,厕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小孩子晚上睡不好,失眠,晚上不敢上厕所,怕尿床,因为夜很黑很冷,因为这点问题就不敢上厕所。

  这个是课桌和餐厅,大家对比就能够看到了,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内容分享,在座耆年硕德也会有一些问题或者说具体实施过程当中的问题,想要跟马总,还有刘总探讨的,我们有十分钟时间,大家哪位有问题可以交流。

  马云:其实修改,找一些小年轻,搞设计的,公益不是要花很多钱,那些小年轻也特别愿意,一个学校设计一下,我们小时候上的厕所,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但是改变,钱真不多,大家花点时间,花点精力,可以改变很多。

  蒋锡培:马云就是了不起,不光是做生意了不起,做公益也了不起。做的事情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深有体会。您刚刚讲到其中有一点,怎么样能够把小的、破的、不集中的、不集约的,能够集约起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看到我们民办的,现在要建设美丽乡镇,全国有大概五万个乡镇,有27万个村,其实这要从根本上解决,能不能缩掉1/3的乡镇,能不能少掉50%以上的自然村,有的村只有三五户人家,有的村也就是三五十户人家,如果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信、村村有学校,这是巨大的浪费。

  我觉得我们现在这样的支持乡村教育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您倡导得很好,咱们怎么样集约资源,能够使学校更有一点规模,从源头上抓起?

  马云:当时汶川地震,我去了一个乡里面,这个乡一塌糊涂,我做了那个乡、县里面的经济顾问,我跑到那个地方去,我有不同的看法,媒体上的观点,这些人在这儿受灾了,我们必须这么回去,家乡重建。我看了以后,我基本上昏倒,一个根本没有资源,不知道该干什么事情的地方,一百户人家,让他们再搬回去,根本没有再发展的可能,唯一可能就是砍树打猎,老套路,他们说世世辈辈在这儿,要对得起祖先,但是祖先因为避战争的原因,逃到那里去,一两户人家,经过几百年,变成一两百户人家,那个资源根本撑不住,把他们移出来极其关键,孩子们移出来,老人就会出来,把老人移出来没用,这才是我们想全力推进的。

  老王:我的建议还是一个志愿者的建议,房子好建,硬件好办,但是人才非常难,那怎么办呢,我想起来我们当年国家引荐人才,包括苏联专家,都盖一些专家楼什么的,我们学校在规划的时候,能不能搞一些流转性的公寓,甚至是别墅,请一些离退休老教师专家,他们也很愿意到乡村来生活、来教育,延续他们的生命,这样他又喜欢,这样不就解决了一些人才问题吗,不光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环境,谢谢。

  马云:你的这个建议提得不错,我们原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建了很多学校,去了以后才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全空在那儿,那更尴尬。后来我们提出所谓乡村校长就是当地的一方股长。以前建学校,现在我希望大家参与这个事情,你就是那个学校的董事长,你来保证引进,我们帮老师之后才发现问题,很多老师不愿意去,这个学校就十几个学生,我怎么去啊。

  我们并校里面,其实在学校里面建一些宿舍,那些人,其实钱真不多,原来只资助一两个学生,今天你可以支持一个学校,而且几个企业家联合起来一起支持,问题就解决很多。包括你聘请老师过去,其实一个乡村教师到下面,费用真不贵,由于给他几年时间,他也会很好,包括学校的建设,我非常同意。

  具体怎么做,大家感兴趣,我们到时候成立,马云公益基金会专门成立并校工作组,大家共同研究,提出方案,每个省来落实,一点点推进。比方说我们的明星,农村孩子读书可能读不过你,他的运动真不差,他唱歌嗓门真好,我们很多音乐老师就会愿意出去,教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像姚明他们做公益,去农村教孩子打篮球,现在我们世界冠军很多,都不知道干嘛,我们可以赞助他们、支持他们去做,世界就会变化,大家整合在一起,问题就解决很多。

  王中军:华谊兄弟也有自己的公益基金,去年我们有一百多个校长,也是去了很多学校,我们做的都是和文化相关的,我想这个并校思路特别好,但是我们这里的公益基金跟马云教育基金怎么结合,我们在设计上有一些经验,包括教师培训。

  我们去年有一百多个校长在北京做培训,我也参加了两天,并校这个工程,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如果参与,怎么跟马云公益基金结合,你做什么,我做什么,不见得现在回答,但是给我一个线路图,团队沟通。

  马云:于秀红,我们的秘书长,感兴趣就到我们秘书长这里登记一下。马云公益基金会,我们每个项目都在进行中,接下来我想做的,并校和建宿舍整个体系,我们提出标准,我们提出监管,因为钱出去还得要有人把活干出来,最怕我们捐了钱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马云公益基金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如果你们做项目、做什么事情,我们就像商业一样,确保有结果、有效率,并且公平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大家的钱,我们也就好这口,不是因为别人逼我们干的,我们好这口。

  今天晚上很多老师,我感谢大家来,这些老师没见过大海,很多老师没有坐过飞机,没有住过五星级酒店,上厕所去哪儿都不知道,我们给他们这种尊严,他们有尊严,我们的孩子才有尊严,很多老师很多年没有看过电影,所以我们接下来要给乡村教师、乡村孩子,就是要放电影,原来你们这一套东西,我们可以结合起来,把夜生活搞丰富起来,看看电影不是挺好吗,有什么不好,让他们去玩游戏,玩这些东西还不如搞这些东西。

  虞锋:我问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没有做过测算,像贵州这样并校解决小孩上学的话,大概要并多少学校,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我们秘书长于秀红,并校最大的问题就是看护的问题,这些老师,我们现在看护人的这个培训,我们怎么来建立,这是最大的问题,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刘晓松:并校得到五百人左右,相对来说就有专业化的成长,我们做这个项目,我们每个项目是两百万,支持三年,两百万也是分成各个模块,有些学校可能不需要全部模块,可能就需要一部分模块就可以了。

  马云:有一个模板,我们研究过,五百个学生的学校可以建得非常有意思了,老师愿意去,各方面都能发挥作用,我们要把一百人以下的学校,基本上给办掉,当然有些地区没办法,生源没那么多,我们的思考是这样。

  于秀红:从学生人数上,还有看人口密度,学生的规模和覆盖的区域综合考虑好几个因素,同时还要看这个地区,我们周围一些配套的综合原因。刚才前面提到,我们现在有一个基本模块,主要从三个方面,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其实孩子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这里,还有综合的心理成长,三个大板块,我们通过这两个学校也在探索。

  刚才马老师提到我们希望今年再做几所,其实只有两所,很多标准没有办法拿出来的,我们想再做几所,把相应配套的标准都能够完善起来,这样会更清楚。

  马云:关于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制定、管理、训练培训,西方很多国家已经有成熟经验,包括中国很多寄宿制学校,里面的很多东西是可以总结出来的,这是我们的责任。我是这么讲,做得好不好要大家去评判,但是马云公益基金会,像运营阿里巴巴一样,把这个事情认认真真去做,这是我们的承诺,每一分钱,我永远讲这三件事情,第一必须要有结果,第二必须有效率,人家干这个事情三块钱,我是否可以两块钱做得更好,第三是公平,我们不可能解决每个学校变成贵族学校,但是我们让每个学校有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事实上在座很多人已经花了大量心思,微博支持也好,晓松他们也好,我们的文具也好,设计也好,包括夏华他们,我们每个人,我希望马云公益基金会制定标准,整合资源,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公益不是一家做得了的,大家一起做,晓松说这一年很有幸福感,我觉得做这个事情还是有点意思的,你眼睛盯上学校,干的事情可以挺多的。

  夏华:可不可以一些项目并起来,比方说我们在云贵川藏大山里面干了十来年,就是手工坊,这些手艺,让老人家父母,尤其这些奶奶、妈妈们,就不用出去打工,在当地我们把订单接进去,我跟秀红探讨过几次,你说看护人,谁是最好的看护人,这些母亲是最爱孩子的,学校大山,你找个人去看护,能不能我们每个学校配工坊,母亲们在那儿有活干,我们现在绣这些笔记本,这些靠垫,她有活干,有单接,同时肩负着照顾孩子们,这样原来的校长老师还得担负着父母亲的职责,我觉得能不能把这个并起来。

  马云:你的问题跟中军提的问题一样,我们整合资源,我们很快推出公益平台,这个平台有资源的、没有资源的、想干事的,我们通好,我们下午理事会讨论问题。

  张环:我是张环(音),马老师的朋友,刚才听完看完有特别多的感触,也是特别感动,尤其几个地方,我觉得样板模式很好,但是如何把我们当地那么多丰富的、有特点的东西,遗产的东西结合起来,就像今天大家都在做特色小镇,我们能不能做特色小学。

  另外我在过去十年做了几十所小学,出现的问题正好是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在解决的事情,谢谢。

  汪涵:大家好,我是汪涵,我也是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今年是第三年来参加这个活动了,我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或者叫做建议,我建议在我们明年这样的活动当中,我们可以把当地的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或者教育厅厅长也请到我们这样一个交流会现场。因为我们今天所有的企业家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们能给什么,但是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地的教育部门,这些市长、市委书记,我想要什么,其实我们做这个事情就是两点,第一是出门看天色,这个天色就是政策,我们要贴着国家政策做这个事情,第二是回家看脸色,脸色是当地这些孩子,那些村支书、这些县委书记,我这一块的教育需要什么,所以我建议或者说我提出能不能我们下一次的时候,把主管教育的市长或者是厅长,我们大家坐到一起,各个省的企业家跟各个省的教育厅厅长,主管教育的领导对接。

  马云:谢谢,下午还有理事会,晚上还有乡村教师颁奖,很多人第一次来参加乡村教师颁奖,这些乡村教师是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来的坚守在第一线的乡村教师。

  今天晚上可能对大家来讲,我们每个人或者浪费,或者花了时间到了这里,但是你们今天的行动会影响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影响自己学校和边区里面很多老师,每一个学校一辈子至少影响五百个人。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微博,我讲到前年,2015年,第一届乡村教师获奖以后,他找不到老婆,结果有一个女孩子喜欢他,原因是马云乡村教师评奖了,丈母娘也特喜欢,人家欢欢喜喜的结了婚,也许我们改变一个老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小时候上课上得好,因为那个老师对你好,因为老师喜欢你,你可能这门课上得真不错。

  所以我们能够让更多的老师,带着光芒,带着阳光到农村去,今天晚上希望大家能够给那些老师一些鼓励,每年我听见最伤心的事情,我说你上什么课,他说我除了英语、音乐不上,我什么课都上,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状况。

  中国经济从世界倒数第几名到今天中国经济世界第二名,经济体第二名,但是我们农民工孩子,我们农村的孩子,今天他们必须超过他们的父母。现在我们的孩子,很多地区的孩子并没有超过父母。

  另外一个,我特别想到的,我们小时候,我们考进大学的时候,边上农村孩子挺多,现在你去看,大学生比以前多多了,但是真正农村来的孩子已经很少,教育严重稀缺不平等,这是一个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jujumao

GMT+8, 2024-3-28 21:01 , Processed in 0.0473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